記者劉恕
北京地區云集了全國生物領域40%%以上的高科技人才和科研經費,但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孵化器,北京的不少成果卻“嫁”到外地產業化,今后這一狀況將得到改變。籌劃3年的“中國生物技術學術中心”項目今天破土動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北京市市長王岐山等領導出席了開工典禮。
徐冠華在奠基儀式上講話指出,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把生物技術作為未來高技術產業迎頭趕上的重點,加強生物技術在農業、工業、人口與健康等領域的應用。
他希望,中國生物技術學術中心要在機制上有所創新,使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加速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為北京地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出有力的貢獻。
中國生物技術學術中心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由管理、研發、孵化、認證、金融與服務等5個功能區組成。其中,管理功能區將聚集國內涉及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相關管理部門與中介組織,形成我國生物技術及產業行業管理與協調的中樞;研發功能區將聚集國際一流人才與研發機構,形成我國生物技術與產品的重要創新基地;孵化功能區將吸引國內外具有產業化前景的研發項目進駐,加速開發一批市場前景廣闊的產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服務功能區將聚集國內外與生物技術及產業相關的風險投資、知識產權、技術轉讓等機構,為生物技術企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主任王宏廣介紹說,學術中心項目建設具有規模大、起點高、機制新、功能全等特點。建成后中心將成為亞洲最大的生物產業孵化器,可容納400—500個研究小組、100多家企業辦事機構和中介組織,配置先進、配套的儀器裝備,解決因科研院所缺乏中試條件,科技成果無法產業化的瓶頸問題,從而形成生物技術從研究、開發、孵化到產業化的“一條龍”服務體系。
“中國生物技術學術中心”位于北京西長安街五棵松奧運廣場北側,由北京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和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聯合承建。據悉,項目將于明年8月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