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國家財政部在其網站上掛出一則信息,標題為《財政部關于成品油進口稅收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大體內容是,今年二季度,中石油、中石化的部分成品油進口稅將實行“先征后返”。
此前,關于“先征后返”方案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并被看作是在既不上調成品油價格,又鼓勵進口滿足市場需求的雙重前提下,一個最現實最可行的方案。而當方案真正水落石出,人們發現,與坊間風傳的版本,還是有著重要的差別。也就是,預期中針對原油進口的“先征后返”,變成了針對成品油進口“先征后返”。
隔靴搔癢之嫌?
《通知》指出,經國務院批準,自2008年4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進口的50萬噸汽油、100萬噸柴油,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進口的50萬噸汽油、150萬噸柴油實行進口環節增值稅先征后返。
涉及的具體進口企業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東銷售分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南銷售分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東北銷售分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華東分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華北分公司等。
據悉,我國原油消費中七成以上依賴進口。中石化相關人士透露,中石化的原油加工量中,外購原油占80%左右。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原油455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9%;為此支付了300.31億美元,加上美元貶值因素,今年一季度進口原油所支付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0.6%。與之相比,成品油的進口增幅雖高,總量卻不可同日而語。一季度,全國累計進口成品油908萬噸,同比增長13.8%;為此所支出的美元為60.3億美元,同比增長82.8%。
顯然,“先征后返”針對成品油而非原油進口更多了一層隔靴搔癢的意味。
不過,政策出臺,還是聊勝于無。事實上,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一直在不斷增長,而油價倒掛導致部分油企煉油積極性降低,使國內成品油供應越來越跟不上需求的發展。成品油完全自給自足,已經不太可能。中石化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每個月除了加緊煉油,還需要直接從國外進口成品油。”
去年底和今年初,國內部分地區成品油市場都一度出現“油荒”危機。為保障國內供應,國家發改委要求中石化與中石油增加成品油進口。例如中石化,去年11月份從國際市場高價進口了28.7萬噸柴油,12月份安排進口42.3萬噸柴油。由于進價高,對于部分增加的進口成品油,兩大集團不得不虧本銷售。
能否根本性減虧?
對于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而言,先征后返多多少少可以緩解大量進口帶來的虧損。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繼續平穩較快發展,對成品油的正常需求穩步增加。此外,南方遭遇罕見雪災,災后重建對成品油的需求增加較多。目前,我國又進入了春耕用油高峰期。不久前,國內部分地區甚至傳出柴油告急的“油荒”消息。為保證市場供應不斷檔,大型國有油企肩負著供應重責。除了承受著進廠原油價格與出廠成品油批發價格倒掛、“越煉越虧”的局面,還要從國際市場直接購進一定量的計劃外進口成品油,以解國內“燃油之渴”。
目前,由于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居高不下,使得國際市場上隨原油而動的成品油價格,與國內市場尚未開放的成品油定價相比,也高出不少,且差價正呈現越拉越大之勢。也就是說,國有油企不但是越煉越虧,在成品油進口上也是“越進越虧”。
從國內幾大石油巨頭公布的2007年年報看,雖然其總體利潤依然很高,但增速已明顯放慢。中石油去年凈利潤1456億元,同比增幅2.4%,明顯低于上一年的6.6%;中石化凈利潤549億元,同比增長5.5%,也遠低于上一年的28.08%。
因此,此番部分成品油進口實施“先征后返”,很顯然是一個針對性的政策,有石化行業分析師指出,對成品油進口環節增值稅實行先征后返,中石油、中石化等幾大石油公司無疑是最大受益者,進而確保國內市場的成品油供應。
但也有不同意見認為,對部分成品油進口“先征后返”,能起到的作用有限。“進口原油的量遠遠大于成品油,僅靠對成品油進行變相減稅,對大型油企減虧抑損猶如杯水車薪。”
中石化有關人士表示,成品油進口“先征后返”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虧損問題。據悉,如果將目前國際上的成品油價格折算成以噸計算,則每噸汽油和柴油價格換算成人民幣大約為7035元和6825元,進口到國內后還要征收1%的關稅和17%的增值稅,到岸完稅價格約為每噸8300元和每噸8000元。這個價格,即便返還一部分增值稅,與國內成品油出廠價相比,還是存在每噸1000元到1500元的價差。
權衡后的變通?
部分成品油進口稅“先征后返”,有人說它治標不治本,有人說它避重就輕,有人說它可能收效有限。
但在一個特殊的背景下,這可能是一個經過反復權衡后的變通之策。這個所謂的“特殊的背景”,正是當下國內正在面對的通脹壓力。通脹壓力下,既不能輕易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又要平穩滿足市場日益增加的需求。
巨虧之下,企業最盼望的無非是理順成品油定價機制,從而根本上改變油企在煉油和進口成品油上的虧損怪圈。但是,現在上調價格緩解虧損,卻不太合適。去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4.8%,今年一季度CPI累計上漲8.0%。這種情況下,采取各種措施抑制那些完全市場化的消費品價格上漲還來不及,對于尚處控制之中的成品油價格,要上調顯然不合時宜。不久前,國家發改委表示,成品油價格調整對社會各方影響較大,需要統籌考慮國內經濟形勢特別是物價形勢。
中石化董秘陳革日前在公開場合表示,政府部門綜合考慮經濟發展、物價穩定等多種因素,對成品油、水電氣等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商品價格實行從緊控制。“從長期看,調整資源性產品價格是大勢所趨。但從目前國內經濟形勢看,物價上漲壓力很大,近期能否調整成品油價格,確實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被普遍解讀為“成品油近期漲價可能性較小”。
而對于國有大型油企的壓力,各相關政府部門確實心知肚明,并開始研究相關政策措施。不久前對中石化等的煉油補貼,就是措施之一。此次實施“先征后返”也是一種辦法。經濟學者分析,當前我國正面臨較大的通脹壓力,而國際油價持續高漲無疑是我國重要的輸入性通脹因素之一。如果輕易地隨國際油價上漲而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恐怕難以控制住通脹的蔓延。政府對部分成品油進口實行“先征后返”,可以使企業進口成本下降,有助于通過鼓勵進口來緩解國內成品油供給緊張局面。專家同時表示,“先征后返”的補貼對下游企業、燃料用戶控制經營成本、防止大范圍的物價繼續上漲也有好處。(楊 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