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在下面,我想就著這個區域發展的地區差距來看一下,中國在地區差距這方面,我們看一下最近出現的一些新的現象。這張圖是在1990年到2000年的時候,中國的地區發展的這種格局。橫軸是人均GDP的水平,縱軸的是經濟的增長速度,紅色的點基本上是東部地區,藍色點是中部地區,粉色的點是西部地區,我們可以看一下東部地區基本上都是在這半部分。就是說他的人均GDP水平也比較高,同時他的發展速度也很快,在這種條件下,整個天津在中國的地區的差距就是在不斷的擴大,因為發展水平是比較高的水平,他的發展速度是比較快,所以我們在90年代就出現了地區發展差距擴大的這樣一個格局,我們看到在2004年的時候,實際上由于我們各種的區域政策,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是各地區人均GDP的水平。我們再看一下這是增長,現在可以看到,有些西部地區,比如說內蒙,他在近幾年之內,他的增長速度是很快的。比如說天津的增長速度也是很快,山東的速度也很快。像青海,他的西部的速度也很快。像最近這兩年,我們可以看一下他的格局有所變化。當然很多東部地區仍然是他的增長速度快。這是全國的平均增長速度,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們數據上講的比如說內蒙,一些西部地區,都是落在這個地方,就是說他的增長速度已經比較快了。我們可以看到剛才的那張圖很多的點在下面,現在這張圖他比較靠近我們的全國的增長速度了。
所以說在這幾年當中,我們的全國的區域的增長格局也有一個變化,我們可以看一下這是1978年到2004年的經濟系數的變化狀況。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紅色的直線是人均的GDP的變化情況,人均的GDP在80年代的時候,它的地區差距是在往下面走的。他的經濟指數是下降的。在90年代的時候,他的經濟指數又是上升的。
到200年以后,這條線雖然在上升,但是它的上升比90年代的時候要平緩一些,底下這條線是用消費水平來計算的。我們知道各個地區,他的GDP中間,投資率是不一樣的。消費者所占的比重可能是在各個地區不一樣的的。所以用消費水平來衡量就比用人均GDP衡量的差距要小一些。大家可以看到這個藍線就矮一塊,就這樣的話,我們看到2004年的時候,還是這樣的狀況,就是說這張表格,提供的就是這樣一個現象,就是說無論是用人均GDP來衡量,還是用消費水平來衡量,2004年的經濟系數都比2003年有一些下降。但是有的人說是不是中國的地區差距已經到了快要縮小的這個時期了,我覺得還不是這樣的,有很多的特殊的原因。造成了這些年地區差距有所變化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一個是:我們可以看一下2004年和1990年的平均增長率變化比較大的地區,大家可以看到,所有的像平均增長率下降的地區,是河北、浙江、福建,湖北,廣東、海南,很多大都屬于我們列出的東部地區,當然天津也是東部地區,但是他的增長速度是比較快的。像我們這里看的,陜西、江西、遼寧、黑龍江、內蒙、山西和青海,它們的增長速度都比90年代要加快了,這些地區,他一個共同的特點我們看到,就是它們的資源都是一些資源密集的省,像我們說的山西,內蒙啊、陜西啊,青海啊,我們看一下,如果我們把這個按區位上去看的話,他們都是屬于采掘業比較發達的省。這個和我們整個宏觀經濟的特點有一定的關系,另外一個我們也應該看到區域發展的政策,對于西部地區的發展也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99年的西部開發提出以來,實際上對于不發達的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應該說是使不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在基礎設施方面差距減小上有所見效的。那么中國對于農業的三農的關注,實際上也有利于這個地區的差距的減緩,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也曾經做過一項研究,中國的地區差距,我們把它分解的話,他的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城鄉的差距和農村和農村之間的差距,起很重要的作用。
就當前的地區差距來講的話,可能有40%的原因是城鄉的差距,還有40%是不同的地區,農村和農村的差距,還有20%是不同地區,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差距,所以我們覺得,如果說是對于農村的三農問題的支持,對于縮小地區的差距是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實際上,這些年,在外資,在各個地方比80年代的的,和90年代的初期的時候,也更加的平衡一些,所以說,這些外商的投資,對于中部沿海的拉動作用,是相對來講有所減弱。這些是我們看到這些年的地區差距變化的一些原因,我們還看到,有一些不是說由于這些落后地區已經有了一種比較內生的增長機制,所以我們說中國的經濟發展變化還不一定能夠到這么一個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