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一再升值,廣大外貿企業能否承受?怎么應對?下半年匯率是否需要穩定?請看記者對珠三角18家出口企業的調研實錄——
中央提出,下半年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靈活性。人民幣匯率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部分,關聯到我們的切身利益,國內外廣泛關注。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這對廣大企業和日常經濟生活究竟產生了多大影響?帶來了什么變化?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帶著這些問號,夏末秋初,本報記者分頭走訪不同企業、地方政府、權威專家、投資者和消費者,與他們一起話升值、算細賬。本期經濟周刊推出這組調研報道,希望能對讀者和決策部門提供一點參考。
——編者
■升值加快,企業心疼
在全國,珠三角外向型程度相對最高,受人民幣升值影響也更大。記者重點調研了廣州、順德、珠海一帶的機電產品尤其是家電出口行業。18家被訪企業中,既有美的、格力、格蘭仕等自有品牌出口集團,也有業績良好的中小企業。
家電是我國傳統出口優勢型行業,大部分原材料采自國內,出口比重較大。人民幣升值,而國內采購成本不變,若出口家電以降價保持原有競爭力,則利潤率必然下降;若降價幅度低于升值幅度,成本優勢就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即使利潤率沒下降,但利潤總額和產品市場份額也會下降。國內家電行業與國際家電巨頭、經銷商的議價能力有限,每次升值,出口價格的升幅達不到人民幣升幅,而調價行動總在升值之后。“美的”和“格蘭仕”,是順德當地的名片,僅微波爐一項,這兩家企業就占全國產量的80%。人民幣升值使美的、格蘭仕的利潤空間大大壓縮。
珠海格力電器海外銷售公司遭逢同樣的窘境,總經理李偉說,3年來,人民幣升幅近20%,今年升得越來越快,上半年就升了6.5%。在與外商談定價格后,企業利潤隨著人民幣升值而以相同幅度下降,升幅越高,利潤降幅越大。據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將造成家電出口4%的利潤損失,影響家電工業總產值增速下降1.5個百分點,全行業盈利水平下滑。
中國電子進出口珠海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面對升值,天天心疼,利潤被匯率吃掉了不少哇!”
■提價還是不提價?
記者在珠三角看到,一些企業積極探索多種途徑消解匯率變動和原材料漲價的重壓,有的嘗試與客戶形成價格動態調節機制,成本分攤,適度提價;有的努力開發價格彈性大的客戶;有的提高內銷比例,規避匯率風險;有條件的集團公司設立集團外匯賬戶,允許子公司之間外匯調劑或改用歐元、英鎊、澳元、加元等其他貨幣結算,減少匯兌損失。
但就提價而言,在現實中談何容易?
沃爾瑪是格蘭仕北美市場的最重要客戶之一。格蘭仕常務副總裁陸榮發說,多年來沃爾瑪在格蘭仕采購的微波爐多屬中低端,格蘭仕也一直以穩定的較低價位為沃爾瑪供貨。今年,人民幣加速升值,加上其他各種內外因,格蘭仕負擔沉重,不得不向沃爾瑪三次提價。可是,受美國經濟不景氣和全球通脹影響,美國消費增長乏力,沃爾瑪只好要求格蘭仕降低供貨價。考慮到成本和利潤,格蘭仕開始向沃爾瑪停止部分供貨,截至6月底,因價格談不攏,格蘭仕已放棄沃爾瑪近50萬臺微波爐的大單。
國外大采購商不會接受供應商2—3個月甚至每個月調價一次。格力電器海外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致安說,跟這些采購商做生意必須充分做好匯率預測,而要預測人民幣和美元間的一年期匯率,風險似乎越來越大。格力對外方從一年定一次價,變為半年定一次價,再變為3個月定一次,再往下就沒法做了。韓國LG給客戶報出的價格都是一年后的,競爭優勢明擺著。
美的電器海外戰略發展部總監顧炎民說,美的出口的空調從簽合同到上貨一般兩個月,而今年以來,短短兩個月里人民幣就能升2—3個點,企業跟不上趟。去年他們的外銷部門對外商發過三次匯率通知,合同變來變去,信用度受到影響。另外,國內同行仍有競相壓價的無序競爭,比如,匯率漲2%,企業加價2%,本很正常,但有的企業卻只加1%,最后誰也不敢貿然提價,“提價是找死”、“誰先提,誰先死”。當然,“不提就等死”。由于風險增大,企業整天忙著算匯率,創新的動力打了折扣。
相對于上述品牌企業,中小企業議價能力更弱。廣東德豪潤達電氣公司業務員吳映紅說,由于面對的都是以美元結算的全球性大客戶,德豪潤達討價還價不占優勢,且貨幣選擇余地小。大客戶的態度是:你要提價,對不起,把你的產品撤下貨架。今年人民幣升了又升,公司跟客戶也談了又談,對市場、產品開發的投入明顯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