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在GDP的增長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拼資源、拼消耗”的傳統模式一直為人詬病。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消費支出目前不到GDP的40%,而其他較大的經濟體的消費支出大多占GDP的60%。例如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占GDP近70%,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另一方面,依賴于投資的房地產、依賴于密集勞動力的出口加工行業等,對GDP的“貢獻”卻一直居高不下。這些產業鏈低端產業的聚集,也自然推動經濟主動走向價值分配的邊緣,以“代工”企業為例,組裝499美元的蘋果iPad,僅獲11.2美元加工費。
更危險的是,這種傳統增長模式正面臨著外部環境和自身因素的多重壓力:第一,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匯率變動正在吞噬加工企業本來就微薄的利潤空間;第二,傳統的依靠大量消耗資源來推動經濟增長和維持企業擴張的模式受到了環境的制約,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資源投入模式維持經濟的增長;第三,宏觀經濟經濟政策的收緊,靠依賴于寬松貨幣政策的投資模式來拉動經濟增長已經不可能。必須要依靠經濟的轉型和創新。
科技進步在經濟發展戰略實施中,能夠迅速把研究成果積極地轉化為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并克服發展過程中的瓶頸,以此實現創新發展的總體要求。中國經濟正在向增加創新的目標邁進,并且已取得了一些進步,不再只是將其他國家和地區設計的產品拿到中國大批量生產。中國研發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已從2004年的1.25%提高到2008年的1.5%,而這段時間內中國GDP增長迅猛,由此可知,研發支出的增長應更加令人驚嘆。雖然中國的研發支出的占GDP2%的目標尚未達成,但其占全球研發支出的比例已高達12%?!巴ㄟ^改革促進產學研的結合,我以為有兩個數字比GDP更為重要,一是教育經費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一是研發經費占生產的比重。這兩條就決定了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的創新力量,這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發展因素?!睖乜偫砣缡钦f。新的科技革命將引領人類進入智能、普惠、再生循環和可持續的新時代,為生產力的發展打開嶄新的空間,引發產業結構的新一輪變革,催生戰略性新興產業并成為未來社會新的支柱產業。在推進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進程中,人們對科技創新突破和科技革命有著急迫的期待。
摘自《中國科學發展報告2011》,牛文元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