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到2020年,我國的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主要包括六個方面:一是調整人才與其他要素投入關系的結構。逐步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要素投入結構,較大幅度增加人力資本投資比重,提高投資效益。二是調整人才生產的結構和布局。建立人才培養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動態調控機制,優化教育學科專業、類型、層次結構和區域布局。三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調整人才隊伍構成。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加強領軍人才、核心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和創新團隊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四是大力開發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適應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加大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開發力度,使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各類專業人才數量充足,整體素質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人才結構趨于合理。五是調整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結構。制定各種有效政策,引導黨政機關、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專業技術人才向企業、社會組織和基層一線有序流動,促進專業技術人才合理分布。六是調整高技能人才隊伍結構。適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以技師和高級技師為重點,形成一支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調整人才結構,推進人才發展,要統籌兼顧,分步實施。到2015年,重點在制度建設、機制創新上有較大突破。到2020年,全面落實各項任務,確保人才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部署,到2020年,我國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和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確立國家人才競爭比較優勢,進入世界人才強國行列,為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人才基礎。
一是人才資源總量穩步增長,隊伍規模不斷壯大。人才資源總量從現在的1.14億人增加到1.8億人,增長58%,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總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二是人才素質大幅度提高,結構進一步優化。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20%,每萬勞動力中研發人員達到43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8%。人才的分布和層次、類型、性別等結構趨于合理。
三是人才競爭比較優勢明顯增強,競爭力不斷提升。人才規模效益顯著提高。在裝備制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財會、生態環境保護、新能源、農業科技、宣傳思想文化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建成一批人才高地。
四是人才使用效能明顯提高。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環境基本形成。人力資本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15%,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3%,人才貢獻率達到35%。
摘自《中國科學發展報告2011》,牛文元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