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三)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若干對策措施
要根據服務外包國際競爭形勢和國內發展需要,進一步豐富“千百十工程”的內涵,繼續做好落實工作。同時,積極推進相關服務業體制和政府監管的創新,將有條件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打造成面向國際市場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平臺,接國際服務外包為動力發展成具有全球水平的生產性服務聚集中心,全面加強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自身能力建設。近期主要采取以下對策措施予以推進。
第一,大力加強服務外包人才教育培訓工作。復合型中高端人才和適用性技術人才短缺是制約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突出瓶頸,要下大力氣解決這個問題,采取綜合措施加快這一進程:一是加強教育體制改革,抓緊培養大批適用的軟件和服務外包人才;二是搞好專門人才培訓工作,繼續在商務領域人才培訓資金中,安排服務外包公共培訓專項資金,實施“千百十工程”人才培訓計劃。服務外包公共培訓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大學生增加服務外包專業知識和技能,鼓勵服務外包企業新增大學生就業崗位的各類人才培訓項目,重點培訓大學應屆畢業生和尚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以及服務外包企業新入職員工,力爭在五年內培訓30-40萬承接服務外包所需的實用人才,吸納20-30萬大學生就業,有效解決服務外包產業人才短缺和大學生就業問題。服務外包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服務外包企業人才定制培訓、從業人才資質培訓、國際認證培訓、行業標準及相關知識產權培訓、大學生實習項目及勤工儉學培訓、企業新入職人員崗前業務技能培訓、服務外包產業儲備人才培訓等。
第二,大力培育本地有實力的服務供應商和外包承接商。近期重點首先是大力支持服務外包企業取得國際認證。在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過程中,要將著力培養本地服務供應商與承接服務業跨國轉移外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積極引導有實力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和民營企業參與到這一進程中來,以深化分工、加強自主服務和轉包為起點,不斷提高參與服務業國內外分工合作的水平,通過全面提升與跨國公司的合作水平,促進本地服務供應商核心競爭力和服務水平的提高,并最終成長起一批本地外包承接商。對符合條件且取得行業國際認證的服務外包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并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其國際認證的維護和升級,力爭越來越多的本地企業取得CMM/CMMI3級認證和CMM/CMMI5級認證。國際認證還包括: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認證、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認證、人力資源成熟度模型(PCMM)認證、信息安全管理標準(ISO27001/BS7799)認證、IT服務管理認證(ISO20000)、服務提供商環境安全性認證(SAS70)。為此,還必須做好大量基礎工作,逐步培育一大批專業化、國際化的本地服務供應商,包括:大力支持中小民營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做大做強;引導國有大企業在做好自身軟件和流程外包業務的同時,有條件的還要逐步成為面向第三方和國際市場的專業化服務供應商;加強與臺港澳服務供應商的合作,整合資源,發揮和培育整體優勢,共同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著力推動有實力的本地服務供應商增強核心競爭力,逐步提高包括業務流程外包在內的服務外包接單能力。其次,要為服務外包企業發展提供政策性貸款和相關服務。加強與有關金融機構合作,為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采購設備、建設辦公設施、開展服務外包業務、開拓國際市場擴大;為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提供信用保險及相關擔保服務,并協助服務外包企業建立信用風險管理機制;為支持服務外包企業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承接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第三,完善服務業吸收外資政策,全面提高服務業吸收外資水平。要在深入跟蹤分析服務業全球化新趨勢新特點及其重大影響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制定有利于我國全面參與服務業全球化和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的吸收外資政策措施。一是完善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法律法規,建立規范的服務業投資準入制度,積極穩妥地擴大服務業市場準入;二是加快研究出臺規范服務業并購的政策,引入戰略投資者,加快服務業的重組,推動壟斷性服務行業改革的深化;三是盡快出臺服務業吸收外資的行業導向政策,將研發、信息、金融、物流及供應鏈、市場營銷及專業服務等我國比較薄弱的生產性服務業列入優先鼓勵的范圍,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加大開放和引資的力度;四是著力提高引資質量,重點引進其先進的技術、組織形式、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和市場網絡;五是參照國際通行做法完善我國服務業利用外資的監管體系,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第四,進一步辦好服務外包基地城市。著力辦好已經設立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在宏觀政策、規劃設計、人才培訓、招商引資、綜合協調等方面給予支持,加強基地城市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基地內人力資源培養、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建設,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需要進行的服務外包技術支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公共信息網絡建設、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建設提供政策性貸款。技術支撐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應著力于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基于技術研發、質量保證、測試、演示、驗證、培訓、項目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建設應涵蓋數據存儲、信息傳輸、電力保障、后勤服務等共用設施的建設和改善。
第五,大力提高全國服務外包信息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建立中國服務外包信息公共服務網站,為服務外包企業、國內外服務外包發包企業、相關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以及高等院校、大學/大專畢業生等提供與服務外包相關的各類信息,建立服務外包業務交易平臺,為服務外包企業人才招聘和大學/大專畢業生在服務外包行業就業提供公共服務,并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打造"中國服務"良好形象。
第六,加強服務外包知識產權保護。引導各地和各類企業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根據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特殊需要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嚴厲打擊各類侵權行為,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特別是各基地城市應進一步完善保護知識產權執法體系,制定服務外包數據保密相關規則,建立服務外包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綜合評價體系,并在全社會營造誠信為本的良好氛圍。
第七,積極有效開展服務外包投資促進工作,著力優化投資軟環境。認真研究全球服務外包發展的最新趨勢,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擬定符合中國國情的投資促進政策,提高我國承接服務外包的國際競爭力;統籌規劃,形成合力,積極有序開展服務外包投資促進工作;充分發揮各類中介組織的作用,針對跨國公司外包服務戰略和具體意向,著力優化投資環境特別是加快解決比較突出的軟環境問題,積極有效開展投資促進工作,大力推進跨國公司將其具有一定規模的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中國。讓更多的跨國公司將我國作為包括業務流程外包在內的服務外包重要基地,并最終進行戰略性跨國投資和服務外包,全面提升合作水平。
第八,做好服務外包業務的統計工作。進一步完善現有服務貿易統計制度,將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納入服務貿易統計,建立科學、全面、系統的服務外包全口徑統計規范;建立有效的數據采集渠道,及時反映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展情況,為服務外包產業政策制定和決策及時提供有關信息和數據支撐。(商務部政策研究室 王子先) [信息來源:商務部外資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