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加快實施項目帶動,持續擴大有效投資
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要積極開展“項目突破年”活動,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效率、更實的舉措謀劃推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全年新增“五個一批”項目1500個;實施省市重點項目428個,年度計劃投資634.6億元。
促進項目滾動接續。對標經濟發達地區,全面梳理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社會事業等發展重點和薄弱環節,采取“一把手”親自策劃、引導企業策劃、委托專業咨詢機構策劃等方式,全方位、多層次謀劃一批具有前瞻性、拉動力強的重大項目,努力對接引進、開工投產一批大項目。力爭溫武吉鐵路、寧德至南平鐵路、武夷山機場遷建、上饒至浦城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明顯進展,開工建設武沙高速公路、邵武永椿新材料等項目,加快建設衢寧鐵路、南平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元力高端精制活性炭等項目,推動南三龍鐵路、順邵高速公路、榮華山現代物流園、海源汽車零部件等項目竣工和投產。
健全項目推進機制。加強“五個一批”項目策劃管理,完善項目策劃聯席會議和評審機制、領導掛點重大項目、重點前期項目“四個一”和“五個一批”項目正向激勵等機制。持續開展“千名干部服務千個重點項目”活動,實行“一月一協調、一季一督查”,加大對項目的考核評比力度,繼續開展每月一次的項目集中簽約和集中開竣工活動,每月公布項目進展情況,千方百計推動項目落地建設、投產達效。
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加大前期投入,通過項目前期購買服務、集中會審、EPC建設等方式,加快策劃項目的轉化升級。建立重大項目審批服務“綠色通道”,積極推行并聯審批、交叉審批,促進項目審批提速提效。通過發行債券、融資租賃、PPP等方式,拓寬項目融資渠道。以會戰的方式強力推進征地拆遷,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用地、用林及環境容量等要素指標,保障項目建設需求。
(四)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業農村發展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發展鄉村經濟。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抱團”發展。盤活農村集體資產,提高各類資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徑、多渠道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轉、土地托管等多種經營方式,大力發展市場化、專業化、多元化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保持鄉村經濟發展的旺盛活力。
改善鄉村環境。在深入開展“萬人保潔”的基礎上,推行市場化鄉村污水垃圾治理,整治農村違法占地、違規建房,讓鄉村更干凈、更整潔。加強農村“四好”公路建設,全面推行“路長制”。按照“典型示范、以點串線、梯級推進、彰顯特色”的思路,改造提升傳統民居、老舊院落、農村廁所,保留鄉村自然風貌、村莊肌理和鄉愁記憶,全面建成65個精品示范村,打造一批美麗庭院、美麗農莊、美麗田園。
完善鄉村治理。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自我服務管理,提升村民自覺參與鄉村治理的水平,組織好新一輪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強化農村法治宣傳,依法打擊農村違法亂紀現象,促進農村公平正義。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全面推進鄉風文明。注重培養駐村干部、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者和基層黨群工作者等隊伍,推動新時代科技特派員制度創新發展,賦予制度新內涵,拓展服務新領域,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