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東西伯利亞平原上,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正朝著2400公里的一期工程建設目標推進。
通向中國大慶的支線(下稱“中俄石油管道”)在11月初得到中俄兩國總理的承諾:雙方將確保該管道于2008年年底建成并投入運營。
但自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高,俄方對于供應給中方的石油價格產生了新的訴求,并堅持稱,這種訴求如果得不到滿足,“兩國公司之間在石油供應方面就不可能有重大推進。”
關鍵的2008年,中俄石油管道能否如期建成?留給俄羅斯政府思考的時間不多了。
俄方表達不滿
按照規劃,中俄石油管道將屬于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一條支線。該管道項目全長4770公里(中國境內支線全長965千米,由中方投資建設),一期工程2400公里,規劃在2008年年底前建成。
今年7月,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簽署了有關建設中俄石油管道的協議。溫家寶總理在11月初出席中俄總理第12次定期會晤時與俄方約定:雙方將確保中俄石油管道在2008年年底同期建成并投入運營。
此前,雙方已就中俄石油管道進行線路設計和論證,中石油的施工隊伍已加入到俄遠東輸油管道的一期工程建設中。
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10月29日在北京表示,“雙方已經啟動勘查工作,目前在技術層面合作順利,時間表已落實。”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劉古昌10月30日則在莫斯科證實,該工程目前進入工程設計、施工前期準備階段。
不過,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的持續沖高,紐約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沖上99美元,突破100美元似乎指日可待。高位運行的國際石油價格波及到中俄能源合作。
10月,俄副總理茹科夫表示,俄羅斯石油公司對目前向中國出口石油的價格表示不滿。按照俄羅斯石油公司的說法,俄能夠以更高的價格向西出口石油。未來俄羅斯石油公司不準備按照已經議定的價格向中國出口石油。
俄商務代表謝爾蓋·齊普拉科夫11月13日則在北京表示,俄中之間的能源合作應能滿足雙方利益,“如果沒有經濟利益,首先是指價格方面的利益,兩國公司之間在石油供應方面就不可能有重大推進”。
恰在此時俄方宣布了遠東線路進度緩慢的消息。據報道,俄工業和能源部長赫里斯堅科11月23日宣布,俄遠東輸油管道一期工程目前完成41%長度,遠落后于計劃中60%的進度。
中俄石油管道未來的主要使用方——俄羅斯石油公司對目前向中國出口的石油價格不滿意,承擔遠東輸油管道建設責任的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又因為天氣和施工技術等原因,拖延了建設工期。
雖然有政府高層的承諾,但兩國企業之間的談判看來不會順利。俄羅斯媒體甚至用“兩國油氣管道項目陷入僵局”的消息,為這個高油價的冬天“潑上了一杯冷水”。
價格成絆腳石
在俄方看來,價格在現階段已經成為拖延輸油管道進度的主要問題。齊普拉科夫對中國媒體表示,俄中還在繼續談判,在石油出口價格等“游戲規則”明確之前,這一計劃將難有實質性進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夏義善對《財經時報》表示,雙方企業都有自己的“算盤”,都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現在很難有大的進展。
在高油價背景下,價格談判是否會推遲中俄石油管道的建設,夏義善稱現在還很難說。包括正在談判中的俄對華輸出天然氣項目,價格都是需要等到管道建設完成前才能最終由雙方政府來拍板確定。
中國媒體則報道稱,俄羅斯石油公司所謂的中方以低價買俄羅斯石油的情況實際上并不存在。中國目前從俄進口的石油完全依靠鐵路輸送。中方所付的費用一部分要歸石油的運輸方——俄羅斯鐵路運輸公司。
劉古昌大使對此問題表示,希望俄方內部采取措施,協調有關公司的利益分配。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加快通往中國的石油管道建設。
不過,俄方有人士在溫家寶總理訪俄前對媒體表示,修建中俄石油管道的緊迫性已經消失。俄方認為俄羅斯正在兌現對中國的承諾,即在2005年到2010年12月31日之間向中國出口4800余萬噸的石油。這些石油每年通過鐵路運輸就可以完成。
最新報道稱,在保證完成總運輸量的情況下,在去年1030萬噸的基礎上,俄方今年會適當減少對中國的石油出口。而明年則可能減少至880萬噸。這離雙方政府商定的從2006年起每年供油1500萬噸的目標還相差甚遠。
“決定因素是價格和經濟利益。”齊普拉科夫說。俄方堅持認為雙方應當考慮到國際石油價格的不穩定性,為今后簽署合同協商出新的價格公式。
俄方顯然相信中國會提高購買價格。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專家龐昌偉教授告訴《財經時報》,俄方向中國“提議”,要么減少4800萬噸的供油任務,要么中方就得付出更大的代價——所謂的歐洲人愿意支付的價格。
“國際油價走高,俄羅斯方面有‘囤積居奇’的意思。”龐昌偉說。為安撫這個能源巨頭,保持良好的能源合作關系,中方可能會適當給予對方補貼。
油源才是大問題
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第二大石油生產國,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第二大石油進口國。2006年,俄羅斯原油占中國原油進口總量的11%左右。俄媒體稱,按照雙方已經簽署的協議,俄羅斯將在2011年提供中國20%的進口能源,屆時俄羅斯將成為中國最大的能源供應者。
俄媒體抱怨,能源在兩國貿易額中占的比重太大,俄方處在不平等的地位。
夏義善表示,俄羅斯不希望成為原料出口國,它有意加強和中國的合作,但又不希望中國只購買他們的油氣、木材等產品。
能源供應承諾是吸引人民幣的手段之一,但外界始終在擔憂雙方的能源合作前景。標志性的中俄石油管道經過了十余年的論證和磋商,期間又因為環保和日本的競爭等因素,經歷了多次改線的波折。
“在總體能源戰略中,俄羅斯把油氣看做是國家‘復興’的物質保障。”龐昌偉說。“限產保價”成為俄方今后一段時期內的對外能源合作方針。
龐昌偉表示,中俄石油管道體現了雙方的戰略協作和信任關系。俄羅斯希望開發遠東地區,正期待著輸油管道的帶動作用。
俄第一副總理梅德韋杰夫認為俄中兩國間“不存在任何無法解決的特殊問題”。
在11月23日宣布遠東石油管道建設延期時,工業和能源部長赫里斯堅科也表示,俄方仍堅持在2008年建成首條通往中國的輸油管道計劃。
赫里斯堅科10月底曾指出,俄政府已經原則上決定2008年開始“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二期工程建設,其中將包括修建通往中國支線管道的計劃,這一決定將在年內做出。
龐昌偉相信,中俄石油管道如期建成不會有問題。不過除了價格談判,未來管道建成后是否有足夠的油源才是問題。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開發進展緩慢,石油勘探成效并不能令人滿意。俄方必須采取相關舉措,包括利用稅收等手段協調國內企業,加大遠東地區的石油開采力度。(翟瑞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