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12日開幕,本次戰略對話的主題是“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在開幕式和部長閉門會議之后,中美雙方就強化貿易誠信、經濟平衡發展、能源、環境和雙邊投資等五個議題進行討論。
由胡錦濤主席和布什總統共同倡導建立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是中美兩國經濟領域的最高對話。與前兩次對話相比,第三次對話著重于在更廣泛的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美經濟關系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
解決貿易不平衡需攜手
在本次對話關注的幾大熱點話題中,經濟發展不平衡和貿易順差問題最為引人關注。今年中美貿易有望突破3000億美元,但是一直居高不下的中美貿易順差問題成為導致中美關系近期趨緊的重要因素。
針對美國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實行嚴格管制,限制中國從美國進口問題,吳儀呼吁,美國應放寬對中國民用高技術產品的出口,并指出這也是美國的國家利益所在。她表示,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美國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美國在對華出口方面,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中國的政策是明確的,中國對美國產品敞開大門,關鍵在于美方的政策。
由于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貿易保護主義也在抬頭。今年以來,一些美國國會議員提出了50多項保護主義色彩濃厚的涉華經貿議案。吳儀說,這些議案如獲通過,勢必嚴重損害中美經貿關系。使用貿易保護主義做法,要求某一國家為美國經濟自身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承擔責任,不僅無效,而且將損害美國的利益。
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首度入題
針對近期中美經貿關系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等,中美雙方首次在戰略對話框架下將其列入議題。
吳儀在講話中說,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之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確實具有跨國境的全球性影響,這就要求相關國家增強合作意識,承擔相應責任,強化有關機制,確保公眾生活質量和安全。
保爾森認為,隨著經濟依存度的不斷提高,美中人民應對購買產品有信心,今后雙方將繼續努力加強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
對于這一問題,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在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期間舉行的新聞吹風會上表示,各國都有責任確保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中美兩國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合作,共同提高產品安全和質量。
據悉,在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框架下,中美雙方就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了深入坦率的討論。會議前,雙方簽署了《中美關于食品、飼料安全的合作協議》和《中美藥品、醫療器械安全合作備忘錄》。
李長江透露,在12日的閉門會談中,國家質檢總局與美國環保署,還就兩國《進出口產品領域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合作備忘錄》達成了一致意見。13日上午,他將與美國環保署署長約翰遜共同簽署該備忘錄。
該備忘錄的合作領域包括5個方面:推進進出口產品更好地符合環境法規要求;加強進出口可再生廢物原料的有效監管;化學品安全管理;農藥殘留監督管理;資源節能環保產品互認。
能源與環保領域合作空間廣闊
從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中美兩國在加大能源與環保領域合作的潛力非常巨大。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在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之際表示,中美兩國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發展清潔能源方面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和巨大商機,能源合作不僅可成為中美經貿合作新的增長點,也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的排放。
馬凱提出了未來中美能源合作的三項工作:
一是盡快啟動能效合作。在今年召開的第三次中美能源政策對話期間,國家發改委和美國能源部簽署了《關于工業能效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他希望兩國工作層能夠盡快完成各項準備工作,早日啟動,早見成效。
二是積極推進生物質能合作。目前中美雙方就開展在生物質能領域的全面合作已經基本達成共識。希望《中美生物質能合作協議》簽署以后,雙方能盡快明確合作團隊,制定工作計劃,及時高效地開展工作。
三是全面規劃能源合作未來。為推動雙方在能源領域內的務實合作,國家發改委已經組織有關專家制定了《中美能源環保合作指南》,在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節能環保五個領域提出了三十四項合作倡議。
中美兩國11日在北京簽署了關于合作開發生物能源的諒解備忘錄,此外,中國華能集團11日還與美國博地能源公司簽署了《綠色煤電有限公司增資認購協議》。據悉,該綠色煤電項目投資10億美元。它將以中國豐富的煤炭資源為燃料,利用先進的煤炭技術,為中國千家萬戶和企業供電。同時該項目通過產生氫氣、促進二氧化碳收集和封存,致力于實現近零排放,從而成為解決二氧化碳問題的清潔能源樣板項目。
該綠色煤電公司將在位于北京市東南的天津市市區附近設計、開發并運行一座綜合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站。在初始階段,該站的發電能力將為25萬千瓦,在后期階段,預計電網輸送能力將達到65萬千瓦的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