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五”發展思路與目標
(一)發展思路
“十一五”期間,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思路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的戰略思想,加強產用結合,做大產業規模;促進自主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健全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軟件服務;完善發展環境,確保產業可持續發展。
加強產用結合,做大產業規模。以服務于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信息化建設、改造傳統產業為主要目標,培育骨干企業和拳頭產品,營造良好的應用市場環境,大力發展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需要的軟件產品和系統,提高自主軟件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加速國際化進程,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大力發展軟件外包,做大軟件產業規模。
促進自主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以企業需求為主導,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體系的完善與發展,完善市場環境,促進軟件產品應用,建立以企業為中心的完善的產業創新體系。推動建立公共軟件開發平臺和軟件測試平臺,吸引和培育領軍人物和實用人才,加大對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以及國家安全等領域核心基礎軟件的研發,提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軟件和應用系統開發水平,增強我國軟件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競爭力。
健全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軟件服務。加大建立從基礎軟件、支撐軟件、各類應用軟件到軟件服務和系統集成的國產軟件產業鏈的力度,解決國內產業鏈各環節中發展不均衡、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等問題。大力發展軟件服務及系統集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形成順暢的軟件技術成果和產品進入市場的產業化渠道和良好運行機制,保障國產軟件、軟件服務及系統集成的健康發展。
完善發展環境,確保產業可持續發展。加強政策法制化建設,力爭出臺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等法律法規,推動產業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加大優惠政策的落實力度,進一步改善投融資、政府采購、人才培養等環境,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完善產業統計指標體系,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發展目標
1、市場目標
軟件產業國內市場銷售額以3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2010年突破10000億元大關;軟件出口超過100億美元;
2、結構調整目標
軟件服務及系統集成在軟件產業中的所占比重進一步提高,“十一五”形成若干軟件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軟件骨干企業,培育更多軟件著名品牌;
3、技術創新目標
國產基礎軟件關鍵產品和核心技術得到突破,與國產支撐軟件、國際主流支撐軟件相匹配,并實現一定的產業價值和規模,其中國產軟件和信息服務占國內市場65%以上;
4、人才隊伍規模目標
在未來5年內從業人員達到230萬人左右。
四、發展重點
(一)基礎軟件
以我國電子政務等信息化工程建設為契機,加大對自主基礎軟件研發資金的投入力度,重點支持面向網絡應用環境的可信服務器操作系統、桌面Linux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中間件、辦公套件和開發環境及其它基礎類工具軟件的開發應用,盡快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軟件技術,提升國產基礎軟件成熟度。
(二)信息安全軟件
繼續保持在防火墻、防病毒和入侵檢測等領域的優勢,大力促進高端產品發展。研制安全基礎軟件產品,推動包括安全管理、內網監控、外網防護等信息安全防護軟件平臺的研發和產業化,提高國產軟件在信息安全領域的市場份額,逐漸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三)行業應用軟件
重點發展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電子醫療、電子制造和農村信息化、城市及社區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物流信息化、遠程教育等領域行業應用軟件,提高國產應用軟件的技術水平和集成服務能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
(四)嵌入式軟件
面向移動通信、汽車電子、數字電視、信息安全等重點領域,積極開展符合開放標準的嵌入式軟件開發平臺、嵌入式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開發,繼續加大嵌入式軟件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推動整體跨越與自主創新的實現,為促進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五)軟件服務
以全球軟件服務與外包轉移為契機,加快建設國家軟件服務與外包公共支撐平臺,積極打造軟件服務與外包國家公共品牌,建立健全相應的知識產權、信息安全保護體系,大力培育服務人才,扶持骨干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發展,做大做強軟件服務與外包產業,擴大軟件服務與外包在軟件產業中的比重,優化和完善產業結構。
(六)數字內容處理
積極發展益智健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國產動漫和游戲軟件等數字內容產業,促進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的互動融合,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國民經濟發展。
(七)智能中文信息處理軟件
促進中文信息處理的智能化、人性化技術發展,形成面向智能中文信息處理的技術及產業競爭能力,保持我國在該領域的優勢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