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出席并會見粵港雙方代表 劉延東廖暉出席并參加會見 黃華華曾蔭權共同簽署
據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 (記者李凱)廣東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7日在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署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出席簽署儀式,并會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和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等出席簽署儀式的粵港雙方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廖暉出席簽署儀式并參加了會見。
黃華華、曾蔭權分別代表廣東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簽署協議。
《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共11章50條11900多字,涵蓋了粵港經濟、社會、民生、文化等合作領域。(下轉A10版)
粵港合作八大突破
本報特派記者 賴偉行
“汪洋書記和我每年都會和曾特首會晤,我們現在就像走親戚一樣。”昨日,在簽署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下稱“框架協議”)后,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人民大會堂臺灣廳共同會見了記者。
在談到越發緊密的粵港關系和此次簽署的框架協議時,黃華華表示,框架協議既明確了各合作領域的宏觀策略,又制定了具體政策、措施和項目,是一份操作性比較強的粵港合作指導性、綱領性文件,在金融等領域取得了八大突破。
曾蔭權表示,如果把珠三角規劃綱要和CEPA比作開啟粵港合作新局面的“大門”和“小門”,那么框架協議就是開門的“鑰匙”。雙方將爭取把協議內容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同時在相關領域先行先試。
粵港無縫
對接的新起點
本報評論員 蓄豐
昨天,粵港兩地政府在京簽署《粵港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粵港共同貫徹落實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CEPA的重要舉措。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一路行來,粵港合作的軌跡與歷程,亦如抽絲剝繭,逐步深入卻又井然有序。從1983年白天鵝賓館的“初級合作形式”,到1998年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的官方高級形式,再到2003年CEPA的正式簽署,兩地合作機制不斷升格。而《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再次翻開了粵港緊密合作的新篇章,推動粵港合作躍升至一個新高度、新起點。其重要意義,自不待言。
框架協議是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耕好改革“試驗田”,廣東就必須調結構、轉方式;廣東調結構、轉方式,就必然向近鄰香港取經、與香港形成互補。這是一個合乎邏輯、符合現實的選擇。
框架協議提出,粵港以率先形成最具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的世界級新經濟區域為目標,確定以跨界基礎設施、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國際化營商環境、優質生活圈、重點合作區等為合作重點,為粵港合作開辟了新空間。在協議中,雙方還完善和創新了合作機制,提出每年制定實施框架協議的年度重點工作,保障協議落實。
黃華華在致辭中表示,框架協議的簽署是粵港兩地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攜手推進更緊密合作的一大盛事,相信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引下,按照框架協議著力推進各項工作,粵港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曾蔭權在致辭中表示,落實《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對于香港拓展其發展腹地、提升粵港區域國際競爭力和民眾福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雙方在協議簽署后,要著重抓好落實,積極主動,協調配合,共同認真落實有關政策、措施和項目。
又訊 簽署儀式由廣東省副省長萬慶良主持。國務院副秘書長畢井泉,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彭清華,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孫永福,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鐵男,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環境保護部紀檢組長傅雯娟,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高宏峰,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人民銀行副行長朱民,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周波,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寧吉喆,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郭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李秉仁,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省政府秘書長徐尚武以及粵港雙方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出席了簽署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