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16日發布的《2006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說,2006年,中國經濟正在迅速融入世界經濟,中國金融市場更加開放。
報告指出,2006年,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更加緊密,中國對國際金融市場參與程度加深,外資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參與程度也進一步加深,中國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系進一步加強。
不會經常性調整外匯儲備結構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公布的《2006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指出,中國不會隨市場波動經常性地對外匯儲備結構進行大幅調整。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巨額貿易順差,中國的外匯儲備不斷攀升。僅2006年一年,中國外匯儲備即增加2473億美元,同比增長30.22%;截至該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已達10663億美元。急劇增長的外匯儲備不僅為中國的貨幣管理當局提出了如何實現最佳管理運用的挑戰,也使后者的一舉一動備受國際市場關注。
日前,國務院已決定成立專門的外匯投資管理公司來對外匯儲備進行管理運用,下一步中國外匯儲備的資產結構如何調整遂為市場所高度矚目。
擴大外資參與范圍
央行《2006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表示,今年將總結國際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的經驗,繼續推動其他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標價債券及其他證券類產品。
與此同時,要逐步擴大外資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范圍,增加外資可參與的以人民幣標價的市場交易品種。
今年兩會期間,央行副行長吳曉靈表示,將會允許更多的外國企業和國際機構在國內發行人民幣債券,因為這將“更有利于中國經濟的平衡發展”。
有序推動金融市場開放
《2006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稱,中國將會采取一系列措施,有序推動金融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
報告顯示,在證券市場方面,將放寬境外機構準入標準,增加QFII額度;支持有條件的優質公司以“A+H”等方式在境內外同時發行上市,支持H股公司在境內市場發行A股并上市,為紅籌股公司到境內市場籌資創造條件。
在期貨市場方面,進一步擴大境外期貨業務許可證的發放范圍,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利用境外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
在黃金市場方面,借鑒國際經驗,發展黃金期貨、期權等衍生品;適當吸收境外參與者,近期可吸收外資銀行參與交易;逐步放開黃金進出口限制,為黃金市場發展創造更為寬松的外部環境。(謝曉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