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3日消息,已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天津濱海新區,正在形成新一輪的開放開發熱潮。目前,天津市確定的濱海新區功能定位是: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高水平的現代制造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態城區。“北方經濟中心”、“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生態之城”一長串的名字勾勒出未來的天津景象。 中新社發 張朋 攝
創新在哪
3月1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批準天津濱海新區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此,早已引起海內外普遍關注的我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再度成為焦點。
2007年12月14日,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獲批成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至此,全國已形成了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成渝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互動的試點格局。國家有關部門明確表示,近期將不再新批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表明我國改革試點布局已基本完成。
改革試驗區相繼出臺表明我國新一輪區域改革試驗開始發力。分析人士認為,與深圳、珠海等改革開放之初設立的老特區相比,新推出的改革試驗區的目標是在現階段有節奏地進行試驗,探索完善市場經濟健康協調發展的前進道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孔涇源博士介紹說,在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選擇上,主要有以下考慮:首先,地域有代表性。其次,內容有典型性。第三,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第四,有較好的工作基礎。第五,有相應的發展潛力和承受能力。
依照以上考慮,按照審慎選擇、從嚴控制的要求,充分考慮到促進東中西部平衡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國家在東部、中部和西部分別選擇部分地區,開展不同類型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探索什么
近年來,我國設立的改革試驗區承擔著不同的探索任務。
在東部地區,選擇上海浦東新區開展以“著力轉變政府職能、著力轉變經濟運行方式、著力改變二元經濟與社會結構,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選擇天津濱海新區圍繞開發開放開展以金融體制、土地管理體制、對外開放體制、財稅體制改革等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在西部地區,選擇重慶市和成都市開展以統籌城鄉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在中部地區,選擇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開展以建立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體制機制為核心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孔涇源認為,上述試驗區兼顧了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地區的改革需求,從試點內容和重點上基本涵蓋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改革發展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體制問題。
循著4個試驗區成立的先后順序,我們不難看出,試驗區的設立正在從圍繞經濟發展向更看重和諧社會建設轉變。這是最近幾年國家大政方針之所在。
意義何在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肖金成研究員認為,中國改革是從局部市場化到全面市場化這樣一個過程,走的是一條由點到面、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漸進式改革道路。通過“試驗”,積累經驗,同時也讓人們看到改革開放的成就,統一認識后逐步展開。事實證明,這是符合中國國情并能取得巨大成功的改革開放之路。
他說,通過“試驗”、通過“綜合配套”改革,積累經驗,取得成效后全面推開的模式是既能減少風險、又能保證社會穩定的可行的方式和正確的決策。因此,設立“試驗區”,便是深化改革的“前哨戰”。
孔涇源分析認為,實踐證明,先行試點、由點及面的漸進改革方式是二十多年來改革開放攻堅克難、成功推進的重要經驗。選擇基礎較好、代表性強、具有典型性的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把解決本地區實際問題與探索全局共性難題相結合,把實現重點突破與整體創新結合起來,把經濟體制改革與其他方面改革結合起來,率先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不僅可以為試點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體制和制度保障,而且還將對全國其他地區的改革起到積極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加快全國新體制建設的進程。
先行先試既是一條行之有效的經驗,又是推進改革的重大戰略步驟,還是被確定為改革試驗區的政府和人民的重要而艱巨的任務。肖金成建議,制訂《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法》,為試驗區先行先試提供法律保障;加強對試驗區的指導和支持,適度把握試驗的進度和方向;各部門應積極支持試驗區的改革試驗,但支持不是干預而是放手;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的關系,充分認識“成本、成效和成敗”的辯證關系。(記者 王明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