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經濟貿易發展中值得關注的主要問題有:
1、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
目前世界經濟已停止下滑勢頭,開始出現企穩復蘇跡象,主要是各國政府采取了大規模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的結果,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并不穩固,經濟自主增長的動力不足,復蘇的進程將是艱難曲折的。由于各國經濟復蘇進程不一,政策調控的側重點不同,各國對未來政策退出存在明顯分歧。IMF警告,雖然現在退出為時過早,但各國必須著手限制非傳統刺激政策的蔓延,有效降低央行的資產負債,逐步收緊貨幣政策。政府介入過深、退出過晚,都可能導致通貨膨脹;政府退出過早、步調不一致,又會影響世界經濟復蘇。各國政府推出的大規模刺激政策何時退出以及如何退出,成為影響未來世界經濟走向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在促進經濟復蘇和防止通貨膨脹方面取得平衡,確保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復蘇,將是個嚴峻考驗。金融危機導致居民財富大幅縮水,儲蓄率持續上升,制約消費擴大。由于缺乏新的贏利機會,加上目前產能普遍嚴重過剩,新的投資需求短期內難以明顯回升。因此,全球經濟即使實現復蘇,未來增長速度也將是緩慢的,同時不排除中間有所反復。IMF預計,2010年至2014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略高于4.7%,低于危機前幾年的平均水平。
2、高失業率和通脹預期并存
金融危機給世界各國的就業蒙上巨大陰影,失業人數急劇增加,就業形勢日益惡化。美國9月份失業率達到9.8%,創26年以來新高;歐元區8月份失業率升至9.6%,創歐元區誕生以來新高;日本9月份失業率5.3%,也處于十年來高位;發展中國家就業狀況也不容樂觀。聯合國預計,2009年至2010年全球失業人數將達5000萬,發達經濟體到2010年的失業率會高于10%。國際勞工組織預計,全球就業率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估計要花4至5年的時間。這意味著未來幾年全球都將面臨較為嚴重的失業問題。金融危機爆發后,為穩定金融市場、刺激經濟復蘇,各國央行紛紛大幅度降低利率水平,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基準利率分別降至0-0.25%、1%和0.1%,均創歷史新低。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央行還采取非常規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直接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帶動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反彈,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
表2 2007-2010年發達經濟體失業率
單位:%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發達國家
|
5.4
|
5.8
|
8.2
|
9.3
|
美國
|
4.6
|
5.8
|
9.3
|
10.1
|
歐元區
|
7.5
|
7.6
|
9.9
|
11.7
|
日本
|
3.8
|
4.0
|
5.4
|
6.1
|
注:2009年和2010年為預測值。
資料來源:IMF《世界經濟展望》,2009年10月1日。
3、國際貿易競爭和保護主義加劇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需求大幅萎縮,國際貿易出現嚴重下滑,加劇了各國之間的貿易競爭。一些國家和地區在擴大內需受阻的情況下,紛紛提出通過擴大出口來促進經濟盡快復蘇,甚至通過本幣大幅貶值、增加各種形式補貼等手段提高本國產品競爭力,千方百計爭奪國際市場,預計未來國際貿易競爭將更加激烈。為促進本國經濟盡早復蘇,各主要經濟體自顧性會進一步增強,將優先解決國內就業、產業發展等問題,繼續出臺各種貿易限制措施和保護措施,貿易保護主義正成為阻礙世界經濟貿易復蘇的重大威脅。WTO報告顯示,4月到8月短短5個月時間,20國集團就出臺了91項新的潛在的保護主義措施。據世界銀行統計,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20國集團中有17個國家一共推出約78項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其中47項已經付諸實施。當前全球經濟正處于企穩復蘇的關鍵時期,抵制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比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迫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