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技術進步成效顯著
“十五”期間,通過加大科技投入,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設備和技術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發和創新,我國化纖工業在技術裝備、產品開發及工程技術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以聚酯、滌綸和粘膠短纖維為代表的大型成套設備的國產化技術研發及工程技術取得突破,從根本上改變了化纖生產設備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到2005 年,我國化纖新增生產能力的主要技術、設備及工程建設國產化率達到87%,整體技術裝備達到20 世紀90 年代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達到21 世紀初的國際先進水平,比“九五”期間的技術裝備水平前進了10~20 年。先進實用、大型化、系列化、價格低廉的國產化裝備為“十五”期間我國化纖工業發展和競爭力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聚酯滌綸行業為例,大型國產化聚酯成套裝置及配套直紡長絲設備,在技術上達到了當前國際先進水平,建設周期縮短了一半,單位生產能力投資僅為“八五”期間投資的1/10 左右,運行成本降低20%左右,產品競爭力明顯增強。
“十五”期間,通過產學研聯合,一批由政府推動和支持的化纖技術改造及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取得重大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化纖工業的產業升級。2005 年,我國化纖產品結構中的差別化率比2000年提高11 個百分點,達到了31%;紡織化纖面料的檔次和水平有了較大提高,2005 年我國化纖面料出口量比2000 年增長99.4%,出口額增長154.3%,出口單價平均提高27.5%;高強高模聚乙烯、芳綸1313、芳砜綸、聚苯硫醚等高技術纖維及材料的產業化取得了初步成果,高技術纖維及非纖合成新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拓寬了化纖在產業領域的用途。新型溶劑法纖維素纖維、聚乳酸纖維、生物法多元醇、多類蛋白纖維等生物質纖維原料的研發以及可再生速生林材的產業化應用方面取得進展,為生物質纖維原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