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七)加大強農惠農支持力度,促進農業增效
農林水事務支出26.8億元,加上補助市縣支出32.9億元,共59.7億元,下降6.5 %,同口徑增長2.0%(剔除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和農墾增減變動因素)。撥付2.6億元,打造現代農業生產基地,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撥付10.0億元,重點支持紅嶺水庫、水庫除險加固、小型農田水利重點建設和農村安全飲水等項目建設,完成188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解決28.8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撥付4.2億元,用于土地治理和產業化經營,支持農業綜合開發;撥付3.6億元,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步伐。
(八)支持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環境
環境保護事務支出3.5億元,加上補助市縣支出9.1億元,共12.6億元,下降10.5%,同口徑下降10.4%(剔除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因素)。撥付5.3億元,建設16個垃圾處理、20個污水處理項目,啟動10個污水處理廠后續管網建設;撥付3.7億元,支持節能改造和技術推廣、新能源汽車、“金太陽”等示范工程;撥付1.0億元,建設34個大中型沼氣項目,推動農村戶用沼氣及聯戶沼氣建設;撥付1.8億元,對60萬畝退耕地、2855畝退塘還林實行補助;撥付2.0億元,將全省1345.8萬畝重點公益林管護性補償標準提高到14元/畝;撥付0.1億元,加強對東寨港紅樹林和禮記青皮林等重點濕地的保護管理。
(九)加大市縣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市縣基本公共服務能力
省對市縣補助支出248.6億元,增長18.8%。其中,省對市縣均衡性轉移支付28.3億元,增長31.8%;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轉移支付6.7億元,增長37.5%;調整工資轉移支付39.3億元,增長42.3%;專項轉移支付111.5億元,增長0.5%。重點加大社會保障、醫療衛生、農林水和環境保護等民生項目補助力度,引導和鼓勵市縣加大民生投入,市縣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高。
(十)深化改革,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在部門預算改革基礎上,逐步構建由公共財政綜合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組成的政府復式預算框架體系。繼續擴大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范圍。推行財政惠民補貼“一卡通”改革,發放補貼資金5.1億元、惠及居民173萬人次。實施公務卡改革,強化政府財務監控。深化非稅收入征繳管理,推進“收支兩條線”改革。積極推進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反映政府真實財務狀況。逐步實施財政國庫現金管理,提高市場化運作水平。繼續推進政府采購改革,提高采購效率和效益。加強財政管理基礎工作和財政基層建設,提高鄉鎮財政干部業務素質。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積極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三項改革,穩妥推進農稅機構改革,啟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體系,規范投融資平臺融資行為。強化財政監督機制,重點對民生資金、基本建設資金和抗洪救災資金進行跟蹤問效,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資產購置管理體制。提高會計管理水平,拓展會計師事務所業務領域。初步構建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將績效目標管理融入預算流程。推進財政立法,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全面實施“金財工程”,財政信息化步伐加快。
2010年全省財政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財政收入對房地產稅收依存度較高,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存在不確定因素;支出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支出進度緩慢問題未從根本上解決,支出均衡性有待改善;個別市縣預算編制不完整,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有待提高;財政管理基礎工作尚需強化,財經秩序有待進一步規范。